2023財年,科思創的經營業績再次受到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的嚴重影響。地緣政治危機對全球需求和銷售價格產生了持久的負面影響,同時,能源和原材料成本(尤其在歐洲)仍遠高于歷史平均水平。
由于全球需求疲軟,銷售價格低于平均水平,銷量減少,導致集團銷售額下滑。2023年銷售額較2022年下降20%至144億歐元。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同比下降33.2%至11億歐元。2023財年凈利潤為-1.98億歐元,盡管仍未轉正,但相較2022年(-2.72億歐元)已略有改善。此外,得益于持續的營運資本管理,科思創再次取得2.32億歐元的正自由經營現金流(2022年:1.38億歐元)。已使用資本回報率減去加權平均資本成本(ROCE over WACC)的差值為負6.1個百分點(2022年:負5個百分點)。集團范圍1和2溫室氣體排放量小幅上升至49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2022年:470萬噸),主要原因是去年在美國和德國購買的電力和蒸汽的能源碳排放更為密集。
施樂文博士還表示:“因此,在過去一年里,我們通過四個關鍵手段,更加堅定地推動‘可持續未來’戰略的實施。它們包括永久性地充分利用我們的設施,提高銷量并優化產能利用率,關注高利潤率的需求,以及最后但同樣重要的——繼續保持成本意識。2024年,我們將以此繼續全力推進科思創轉型。”
擴大可持續增長的基礎
盡管2023年的市場環境極具挑戰性,但科思創在該財年中堅持繼續優化生產流程。例如,公司成功提升了中國上海和德國多馬根基地生產設施的能效。集團還在2023年削減了數億歐元的固定成本。
同時,科思創繼續投資擴大可持續產品組合和相關產能。例如,公司一條專用于生產物理回收聚碳酸酯的共混線去年在上海一體化基地投產。
公布范圍3排放氣候中性目標
自去年啟動實施增效措施以來,科思創進一步鞏固了可持續增長的基礎,在邁向循環經濟和氣候中性的道路上取得了更多進展。
在此背景下,科思創現已形成完整的溫室氣體減排氣候戰略。此前,科思創于2022年宣布了范圍1和范圍2減排的宏偉目標,旨在到2035年實現運營氣候中性。科思創現將戰略再推進一步,宣布到2035年在范圍3減排1000萬噸溫室氣體的中短期目標,相當于較2021年基準年減少30%。從長遠來看,科思創目標到2050年實現范圍3凈零排放,最終達成氣候中性。
2023年,科思創在使用可再生能源方面也取得進展。公司為其位于美國得克薩斯州貝敦的全球第三大生產基地簽署了虛擬購電協議(vPPA),從2024年底起,該協議預計將每年抵消約7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最近數年,集團已為其在歐洲和亞洲的生產基地簽署多份購電協議。2023年,科思創全球約16%的電力需求來自可再生能源發電(2022年:12%)。
2024展望
科思創預計2024年經濟形勢仍將充滿挑戰。因此,公司2024年將聚焦于充分發揮自身潛能,從而進一步提升效率。有鑒于此,科思創預計2024財年的EBITDA將介于10億至16億歐元之間,自由經營現金流將介于0至3億歐元之間,ROCE above WACC則將介于負7至負2個百分點之間。集團還預計2024財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將介于440萬至5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之間。同時,集團預計2024年第一季度EBITDA將位于1.8億至2.8億歐元之間。
全球需求疲軟的狀況在業務板塊的數據中也得以體現。2023財年,功能材料板塊的銷售額下降24.4%至69億歐元,主要原因是銷售價格水平和銷量的下滑。由于利潤率下降,功能材料板塊EBITDA下滑39.4%至5.76億歐元。相應地,其自由經營現金流減少70.2%至1.62億歐元。
2023財年,解決方案和特殊化學品板塊的銷售額下降15.1%至73億歐元,主要原因依然是平均銷售價格和銷量的下降。該板塊EBITDA為8.17億歐元,較2022年仍略有下滑,這主要歸因于利潤率的積極趨勢,因為原材料和能源的價格降低足以抵消銷售價格下降的影響。固定成本的下降和增材制造業務的出售同樣帶來積極影響。該板塊的自由經營現金流上漲了182.6%,達到5.51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