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印發《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升行動(2023—2025年)》(發改環資〔2023〕1046號,以下簡稱《行動》),對“十四五”固廢環境管理的精準施策和科學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一、強調系統管控,強化綜合治理
我國固廢來源廣泛、門類眾多,治理方式較為復雜,系統治理尤為關鍵。《行動》統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多種固廢治理,通過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牽住了系統治理的牛鼻子。《行動》提出了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水平提升行動,通過強化收運、焚燒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提升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水平;開展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利用設施建設水平提升行動,協同推進固廢綜合利用和處理處置,通過推動“無廢城市”地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實施模式,從而推動固廢產生強度明顯下降、綜合利用水平和無害化處置能力顯著提升。
二、強調風險控制,強化兜底能力
我國每年產生固廢數量眾多,由此產生的環境風險不容忽視,安全治理至關重要。《行動》推動加快兜底保障能力建設,嚴控環境風險,抓住了安全治理的關鍵點。《行動》提出強化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建設,加快建設國家和6個區域性危險廢物風險防控中心、20個區域性特殊危險廢物集中處置中心,旨在實現危險廢物產生量與處置能力間的匹配、市場化處理與政府保障間的協調,并強化全過程管控,提升危險廢物環境風險控制和預警能力。《行動》同時提出,健全醫療廢物收轉運處置體系,確保各類醫療廢物應收盡收和應處盡處,筑牢醫療廢物處置安全防線。
三、強調協同發力,強化高效治理
我國固廢的溯源行業不同、區域產廢特點不同,存在處理分散、資源能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問題,協同治理不可或缺。《行動》鼓勵固廢間協同處置,拓展了高效治理的手段。《行動》提出,加大園區污染物收集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力度,推廣靜脈產業園建設模式,鼓勵打造垃圾、工業固體廢棄物、危險廢物等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利用“多位一體”的綜合處置基地,旨在通過集中管理、集中收儲、集中處理、集中再利用,形成固廢環境污染防治規模化、精準化、集成化管理機制,打造有處理路徑、有經濟效益、有防污效能的流程化高效環境處理終端。
四、強調信息建設,強化監測監管
我國固廢處理處置及資源化過程中產生污染物種類多、數量大,必須堅持達標治理。《行動》加強信息化建設、強調提升監測監管能力,夯實了達標治理的基礎。《行動》提出,建立基于排污許可證的排污單位監管執法體系和自行監測監管機制,加強生活垃圾焚燒廠、焚燒飛灰處置、填埋設施滲濾液處理監管,完善國家危險廢物環境管理信息系統,健全污水處理監測體系,旨在通過推動我國環境基礎設施污染排放信息化管理,有效防治二次污染物排放,提升環境基礎設施綠色化、智能化水平。
《行動》從系統管控、風險控制、協同發力、達標排放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我國固體廢物處置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具體要求,并從開展評估、加強項目謀劃、加大政策支持、強化項目管理、創新實施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實施路徑,將為我國固廢處置設施建設運營水平持續提升、固廢資源化利用能力持續增強、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提供重要支撐!(席北斗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姚光遠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