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肩負人民重托,聚焦國家發展,履行神圣職責。萬華化學黨委書記、董事長廖增太作為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在人民大會堂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懷揣使命,滿懷豪情。本屆會議中,廖增太將“化學,讓生活更美好”的初心和使命融入到履職中,圍繞國家雙碳目標、健康生態環境以及社會可持續發展提出三項建議。
1、建立全生物可降解塑料白名單,健全行業標準體系,規范行業監管標準。
建議按照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要求,全面審查、更新、制定有關標準,進一步完善統一、規范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認證體系,推進GB/T20197新國標落地,科學界定可降解的標準。建議建立全生物可降解塑料純樹脂白名單,從純聚合物角度定義全生物降解,發布并實時修訂能通過全生物降解標準檢測的聚合物名單,根據材料結構創建快速檢測方法以鑒別抽檢產品材料類型,規范可降解塑料監管標準。同時,加大非可降解材料違規生產、銷售、使用等行為處罰力度,杜絕偽降解材料引起的次生污染、擾亂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場行為,實現各地政府及質監單位快速、高效、合理辨別和監管生物降解制品市場,支撐并加快國家禁塑政策實行,堅守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質量安全環保底線。
2、擴大試點地區及領域,加強生物可降解材料推廣力度。
建議進一步擴大禁塑試點范圍,在全國范圍內直轄市、省會城市、一線城市全面實施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及銷售,并將適用范圍從現有的購物袋、連卷袋、垃圾袋、外賣包裝等日用包裝,擴展到電商領域所需的快遞包裝(含葫蘆膜、氣柱膜等緩沖包裝),電子電器、家電等防塵包裝,農業領域的地膜等易產生塑料污染的制品,并建議制定相關合理激勵措施,如稅收減免等表彰禁塑成效的企業,鼓勵下游更多使用生物可降解塑料,推進綠色生產、綠色惠民、綠色發展,從而推動塑料制品綠色制造業和綠色服務業興起,實現白色污染治理推動取得明顯成果。
3、建立完善生物可降解塑料廢棄物收運處置體系,鼓勵建設好氧堆肥設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閉環。
建議支持并鼓勵國內適宜地區建設好氧堆肥設施,同步大力推廣生物降解膜袋制品消費使用。建議針對社區廚余垃圾處理,在國內重點城市社區引入試點堆肥站,實現社區廚余垃圾與生物降解垃圾袋就地減量處理,助力提升全國塑料垃圾無害化處置水平。
氫能具有清潔低碳屬性和跨界應用潛力,是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載體。加快綠色氫能產業發展是助力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路徑。鑒于風電、光伏的發展受制于電網的消納能力,實施電解水制氫策略是加快風電、光伏發展的重要途經,但風、光電供應的間歇性和電解水裝置需要連續運行之間的矛盾是制約綠氫發展的主要問題,同時為了滿足綠氫連續化供應的經濟性需要,建議國家出臺針對綠電制綠氫發展的電力支持政策,風電、光伏直接配電解制氫的項目,超出制氫所需的電量優先上網,以電網作為補充和調節,實現綠電制氫的連續化,同時可配套綠氨、綠色甲醇等,供下游使用。具體模式為:綠電年發電量大于或等于連續電解水制氫的年電力需求量,在項目運行過程中,風光發電量高于制氫所需電量的部分上電網“儲存”,當發電量低于制氫所需電量時,不足部分由電網“儲存”電量補充,電網公司收取適當的服務費。當然,在實踐中,風光的發電小時數少,電解水制氫又要連續運行,可以考慮在風、光不發電時,降低制氫裝置的負荷,既滿足電網的要求,又滿足下游用氫裝置的連續運行要求。
建筑節能是當今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大趨勢,外墻對于建筑節能的貢獻率很高,聚氨酯作為熱固性材料,憑借其出色的保溫性能、防火性、耐久性、粘結性、防水透氣性能等,已經成為發達國家主流保溫材料,也是我國家電、冷庫、管道、航空航天等領域不可替代的保溫材料。但是過去聚氨酯在我國受制于構造體系限制,未能在我國建筑保溫中大量使用。隨著我國低能耗以及超低能耗建筑的發展,無論是外保溫還是夾心保溫的保溫層厚度都在大幅增加,大厚度的保溫體系又將加劇脫落、火災風險以及結構安全問題,建筑節能行業遭遇了保溫與安全難以兼顧的難題,甚至部分地方的超低能耗項目因此出現過相當長時間的停滯。
萬華化學和有關研究機構、施工單位合作,創造性地將聚氨酯泡沫通過打孔澆注在雙層ACL(蒸汽加壓混凝土板)空腔之間,依靠聚氨酯發泡的超強粘結力,使聚氨酯與兩層ALC板形成了完整的保溫墻體,由此成功打造了新一代聚氨酯結構保溫一體化構造體系。目前,該體系成功應用于萬華超低能耗示范項目建設中,該項目主體結構和保溫工程已施工完畢,經建筑專家評審,一致認為該體系具有等效A級防火、高效保溫、墻體輕質、彌補ALC板板縫多的不足、防水氣密性更好、提升了ALC墻板的整體強度、節約保溫面積等特點,并且新型保溫墻體造價比常規聚氨酯噴涂保溫下降30%,也低于常規巖棉外保溫體系,非常適合在各類低能耗建筑中推廣應用。
萬華示范項目全部按照國家近零能耗建筑設計建造,建筑本體節能率達到90%以上,不僅采用了聚氨酯保溫圍護結構,還采用了最新型具有保溫性好、具有耐火功能、低碳節能的復合材料節能窗,充分利用多種可再生能源,將光伏發電、地源熱泵和發電玻璃、太陽能熱水相結合可滿足整個社區30%能源消耗。經計算扣除可再生能源貢獻,該項目運行后預計單位面積年度總用電量控制在50度以內,比常規建筑能源消耗節約60%以上,預計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過1萬噸,同時真正實現室內的四季恒溫恒濕恒氧,居住舒適度大幅提升!
因此,建議將聚氨酯新型結構保溫一體化體系納入建筑領域的相關標準中,在全國范圍盡快推廣應用,促進我國建筑節能行業快速發展。
承載民意期待,傳遞行業聲音。值此兩會之際,萬華化學以綠色發展為中心,提出以上可持續發展建議,愿與社會各界攜手書寫新時代新輝煌,讓實現中國夢的腳步更加鏗鏘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