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裝修經歷的人可能有這樣一種直觀感受,在全國,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各大裝飾建材城,外資、合資品牌的內墻涂料占比要高于國產品牌,雖然目前相關數據機構尚未對該種涂料市場占有率進行過科學統計,但這種較為直觀的體驗或許也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些問題。
專家表示,國產內墻涂料勢微,究其原因,一是因為內墻涂料在整個涂料大家族中占比不高,根據中國涂料工業協會201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當年內墻涂料產量為350萬噸上下,占比為14%左右,即便在建筑涂料領域,其占比也有限,換句話說,“蛋糕”不大,做大做強的幾率不大;二是因為開拓涂料零售渠道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撐,預期效果難以判斷;三是以立邦、多樂士為代表的內墻涂料生產企業早期宣傳攻勢強勁,且彼時罕有競爭對手,故消費者對上述品牌的知曉度、接受度較高,想撼動這些外資內墻涂料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其難度不言而喻,因此,現如今企業不愿冒此風險也屬情理之中。
當然,國內內墻涂料市場還遠沒有達到被外資品牌壟斷的地步,三棵樹、廈光、志強漆、天女等涂料企業依然在這一領域發力,那么問題來了,國產內墻涂料技術表現如何?他們和國外產品的差距有哪些?說到底,國產內墻涂料是否值得消費者放心購買呢?不久前,中國涂料工業協會聯合國家化學建材質量監管檢驗中心浙江方圓檢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浙江市場上部分中資、外資內墻涂料進行了抽檢,從結果來看,評價國產內墻涂料物美價廉不為過。
這次抽檢的產品為水性建筑內墻裝飾涂料面漆產品,共計38個品牌(中資、外資),76個樣品(每個品牌產品2桶)。其中,按產品包裝上標識,優等品品牌6個,樣品12個,一等品品牌4個,樣品8個,合格品品牌28個,樣品數量56個。抽檢按市場隨機購買原則,并根據產品包裝標識“優等品”“一等品”“合格品”進行分類及對標檢測,檢測依據為GB/T 9756—2018《合成樹脂乳液內墻涂料》、GB 18582—2020《建筑用墻面涂料中有害物質限量》。
根據GB/T 9756—2018《合成樹脂乳液內墻涂料》規定,建筑內墻用面漆產品分為合格品、一等品、優等品,其產品差異主要在于對比率和耐洗刷性兩項;根據GB 18582—2020《建筑用墻面涂料中有害物質限量》要求,測試各內墻面漆產品有害物質含量指標。
根據這兩項標準的規定,將低溫成膜性、對比率(白色和淺色)、耐堿性(24 h)、耐洗刷性、VOC含量、甲醛含量、苯系物總和含量、總鉛含量、可溶性重金屬含量(Cd、Cr、H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總和含量(APEO),其中對比率按實際數值出具,其他項目按標準限值達標測試,不做超標準要求測試。
對共計38個市場品牌合計76個樣品檢測后,抽檢樣品均達到商品標識等級質量要求。其中,部分品牌產品各檢測項目優于國標中相應等級產品質量要求,例如,一等品部分有2個品牌對比率優于國標一等品要求,合格品部分有4個品牌對比率達到國標中優等品要求,7個品牌對比率達到國標一等品要求,7個品牌對比率優于國標合格品要求。詳細檢測信息匯總如下:
市場抽檢內墻面漆樣品有害物質檢測信息匯總
市場抽檢內墻面漆樣品質量檢測信息匯總
注:表格中標綠部分為優于國標對應標準值。
如上文所示兩張表格,羅列了被測產品各項技術指標,可以看到,都達到了國家標準,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那么,他們的價格如何呢?
市場抽樣優等品價格數據匯總
市場抽樣一等品價格數據匯總
市場抽樣合格品價格數據匯總
通過上文三張表格不難看出,國產內墻涂料的單價明顯低于部分外資品牌內墻涂料價格。
因此,中國涂料工業協會提醒并建議,產品單價受品牌知名度、產品宣傳影響更大,純進口產品的市場溢價更多,優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價格指數總體趨勢呈正相關。以上市場價格定位與國內市場消費者理念密切相關,多數消費者更青睞純進口產品或者部分過度宣傳產品,其產品等級、質量檔次與國內同等級產品幾乎無異,因此,建議消費者根據實際需求購買符合相應國標等級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