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化工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鈦白分中心專家劉長河認為,目前我國鈦白粉工業存在五大問題。這些問題成為了企業發展壯大的絆腳石,更影響到整個行業的健康成長,對于鈦白粉的產量與價格影響巨大。
前進的絆腳石鈦白粉工業五大問題
第一,氯化法生產技術步履蹣跚。氯化法鈦白粉因其生產過程環保和產品質量較高,是國際公認的、新一代先進技術,代表著鈦白粉工藝發展的方向。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鈦白粉產業升級,相關部門把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列入重點扶持領域。但由于氯化法鈦白生產投資大、工藝技術復雜、風險高,雖然國內興茂鈦業、佰利聯、云南新立等企業已相繼上馬氯化法鈦白粉,但目前能生產氯化法鈦白粉的企業還屈指可數。
第二,企業生產布局零星分散。鈦白粉屬技術密集型產品,生產難度大,技術含量高,生產相對集中。美國杜邦氯化法生產規模為33萬噸/年,芬蘭硫酸法單廠規模為12萬噸/年,而目前我國鈦白粉行業中,具有15萬噸/年及以上生產能力的生產商僅有攀鋼鈦業(含控股和參股企業)、山東東佳、四川龍蟒、河南佰利聯4家,具有8萬~10萬噸/年產能的有山東道恩鈦業、馬鞍山金星鈦白等7家,與國際同行業相比很松散,生產能夠達到效益規模的企業微乎其微。
第三,產品同質化、檔次偏低。受資金和技術限制,國內鈦白粉產品大多是硫酸法生產,與國外氯化法生產的鈦白粉在品質上有差距。國外企業大都擁有10個以上顏料級品種,以適應不同產業的發展需要,而我國一直延續多年不變的老品種,產品的白度、消色度、粒徑及粒徑分布、研磨粉分散性等重要指標與國外同類產品存在差距。所以,至今國內一些重要行業需求的性能優異、用途廣泛的金紅石型產品,70%以上依靠進口。
第四,鈦白粉生產環保治理步伐緩慢。硫酸法鈦白粉生產產生的“三廢”問題突出。據了解,以鈦精礦為原料,每生產1噸鈦白粉,需要消耗硫酸4噸多,硫酸最終轉化為綠礬、廢酸、酸性廢水、廢氣和未完全反應的廢渣一起排放。近年,我國對硫酸法工藝進行環保治理,在綜合利用方面取得很大進展,但廢酸和酸性廢水的治理仍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一些企業因無法承受較大的環保投資被迫停產,面臨退出。
第五,高端產品難為無米之炊。國外硫酸鈦白粉生產,大都采用高品位的酸溶性鈦渣。受價格和數量的限制,國內都是使用鈦鐵礦,而且我國鈦鐵礦礦源多變、質量差,也就是說國內鈦鐵礦的質量限制了優質鈦白粉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