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領導人提出中國經濟要適應“新常態”這一表述,引發各界的高度關注。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用這一概念來分析和解釋中國經濟現狀。其要義是,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將告別過去兩位數的增長率,而進入一個中速發展的新階段,同時伴隨艱難的經濟結構調整;全國上下應對此予以高度重視,并逐漸調整心態、思維和行為方式。
在“新常態”表述當中,“新”在哪里?“常”在何處?官方說法,“新”在“不同以往”,“常”在“相對穩定”。實際上,新常態在西方輿論界普遍被用來形容危機之后經濟恢復的緩慢而痛苦的過程。以新常態研判中國經濟階段性特征,并將上升到戰略高度,表明“增速回落”背景下,中國經濟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對于任何一個行業,都意味著轉型升級將迎來決定性的影響。
涂料行業何嘗能夠例外?何況還曾有經濟學家指出涂料行業是中國制造業發展的代表。即是說,涂料行業一樣是面臨“新常態”的相同趨勢;“新常態”是涂料行業不得不面對的狀態,需要盡快擺脫傳統發展方式的慣性依賴,主動適應“新常態”下提出的新要求,趟出一條新路子。
產能過剩是產業常態。產能過剩是產業充分競爭的一個必然結果。化解產能過剩必然涉及產業結構調整、企業優勝劣汰,短期內可能會迎來震蕩,但這絕非是一個在短期內可以完成的任務。
增速減緩是產業常態。涂料市場進入需求增長減緩的階段,產品導向階段過渡到需求導向階段,賣方市場轉化為買方市場,新的經濟形態要求結合市場經濟、消費意識和市場需求產生新的發展模式,也迫使企業調整生產節奏和市場經營模式。
優勝劣汰是產業常態。現在涂料市場的競爭主要是市場份額的競爭,新開辟的處女地真是不多了,直接進入白熱化階段。優勝劣汰、成王敗寇,大魚吃小魚,良幣驅逐劣幣,叢林法則在商業場域中殘酷上演。
節能環保是產業常態。涂料行業面臨嚴厲的“環保大考”,這是“上綱上線”的大問題。創新決定優劣,環保決定存亡。即是說,創新決定企業發展的好壞,而環保決定企業命運的死活。實際上,隨著機械制造的改進、工藝技術的提升,自動化、智能化程度的增強,讓這個行業可以甩掉“三高”的帽子,從而真正蛻變為現代產業。
建立規則是產業常態。為經濟發展立法規、立標準,建立商業倫理,是讓一個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石。
新常態的體現是廣泛而明顯的。就說噴墨打印吧,不是兩三年間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么?然而新常態下,許多廠家和商家表現出焦慮和茫然。營銷手法,用來用去也就那么幾招。管理方式,變來變去依然無力擺脫困境。專家也好,官員也罷,都提出了轉型、升級、降本、開拓新市場、增加新網點一系列言之有理的好建議,然而真正對市場起到效果卻微乎其微。恐怕具體措施還得結合到整個產業環境與商業氛圍的改變上來。
在“新常態”下,那些老企業和沒有品牌的企業,有戰略構想、無戰略規劃,有產品意識、無服務觀念,有管理制度、無執行能力,有業務流程、無辦事效率,難免面臨被洗牌出局的風險。真正能夠獲得救贖的,還得是靠結合“新常態”的發展規律苦練內功,逐步升級,制定可預期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