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累、燃、囧……在2018年1月6日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家居產業發展年會上,眾多家居業翹楚用這幾個詞描繪2017年的自畫像特點。由中國室內裝飾協會、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協會、中國建材市場協會等12家行業協會首次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家居建材行業數據報告》,分析2017年行業的現狀和代表企業的表現,做出了對2018年家居業九大趨勢的預判。
2017家居眾生相
“2017年挺苦的。”作為家具行業的老大哥,曲美家居董事長趙瑞海對2017年的總結直截了當,“以前大部分企業是好過的,今年壓力特別大,高興的就那么三兩家企業,所以挺痛苦,有點累。”
在第五屆中國家居產業發展年會上,趙瑞海率先“倒苦水”,做出一個痛苦的表情。美巢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張經甫2017年的表情與趙瑞海則相反。“2017年我非常開心,因為美巢保持了21年的增長,我們不怕環保帶來的沖擊,因為我們的排放只有2.5毫克/立方米,遠低于北京10毫克的排放標準。”
由于環保的壓力,北京企業悲喜交加。作為浙江地板企業的代表,久盛地板董事長張凱用“燃”來形容自己的2017年。2017年,張凱點燃了久盛的改革之火,聚焦產品、優化渠道、提升品牌形象,也燃起自己對行業的信心。“很少有企業像家居行業這樣能保持30%-40%的復合增長率。這個行業有空間、有未來,值得我們年輕人用新的方法去探索、去從事、去做一輩子。”
亞細亞集團總裁盧偉佳認為自己的2017年有些“囧”;東易日盛董事長陳輝表示,在這一年里,喜怒哀樂全都經歷了一遍,自己已經寵辱不驚了;TATA木門創始人吳晨曦雖然卸掉了所有管理職務,但仍說“壓力比較大,高速增長比較好”。
行業處于發展態勢
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執行會長張傳喜代表12家協會做《2017中國家居建材行業數據報告》說明,透露出盡管2017年不同家居企業自畫像不同,各有風采,但行業整體發展大勢明顯,上市、定制、設計等關鍵詞成為2017年家居業發展的顯著標簽。
從內部角度看,家居企業借資本東風組團上市成為2017年家居行業的最大特點。2017年,從皮阿諾年初上市到蒙娜麗莎年底上市,共有14家家居企業實現上市。銷售服務模式不斷創新,購買家居建材的渠道和方式多樣化,企業更注重場景式營銷和體驗,甚至可以在酒店、咖啡廳內購買家具,實現所見即所得。
從外部角度看,在消費升級大環境下,設計作用凸顯,品牌與設計的合作加強。由于環保壓力導致行業洗牌加速,家居產業集中度提高,智能化成為人們最為期待的家居生活方式。
2017年,行業發展不乏諸多亮點。整木定制行業前三個季度產值達3800億元,增幅達21.8%;木門企業2017年的產值達1350億元,其中TATA木門一家企業產值突破30億元;賣場促銷以及新消費主體的消費習慣,導致了家居淡季和旺季界限相對比較模糊。
2018九大趨勢預判
總結2017年,是為了更好地看清未來。居然之家董事長兼總裁汪林朋對未來非常樂觀:“宏觀層面中國崛起勢不可擋,國家發展必將帶來經濟持續向好;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消費者對品質、對服務要求更高,大企業機會很大,這將意味著中國進入消費時代,家居作為剛需,未來前景可期。”
在中國經濟發展大勢的引領下,2018年,家居業在三大層面呈現9個方面的發展趨勢。在賣場營銷層面,“價格戰”將走向“價值戰”,高顏值、個性化、環保型產品走俏;線下場景、體驗、服務的屬性將加強,線下價值轉化作用明顯,線上更注重引流功能,全渠道營銷競爭趨勢明顯。
生產制造環節,國家對環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將更大,中小企業恐怕難以有足夠的資金投入環保設備的購置,行業洗牌在所難免;產業集中度增加,強者更強,整合勢在必行;智慧生產將落地,進一步實現設計、下單、生產、物流、安裝的柔性化,降低成本,縮短周期。
消費層面,受到政策影響,二手房改造比例上升,裝修漸成主力軍;消費需求將從產品拓展到全流程服務和全生命周期的服務,消費者體驗會更好、更省心;家裝考驗企業適應消費升級的能力;定制類企業競爭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