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VOCs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并且逐年增加。
工業是我國VOCs排放的重點領域,排放量占總量的50%以上。從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看,僅2014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就分別為1974萬噸和2078萬噸。根據我國《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源排放清單編制技術指南(試行)》中給出的VOCs排放清單及相關系數進行測算,2014年全國VOCs理論排放量為1700萬噸,VOCs的排放基數較大。
盤點各省市VOCs排放政策內容并進行對比分析
目前,形成臭氧和細顆粒物(PM2.5)的重要前體物質VOCs(揮發性有機物),已經嚴重威脅著人體及環境的健康與發展。
治理現狀與政策趨勢
VOCs治理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重點和難點。
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多項相關政策及法規助力VOCs治理,如《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止“十二五”規劃》、《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大氣污染行動計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削減行動計劃》、《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試點辦法》等多項政策和措施。
從治理效果來看,雖然政策不斷落地,力度不斷加強,但治理成效卻并不明顯。據環保部監測的2015年第三季度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超標天數比例超過20%的城市占比例達43.3%,其中超標比例超過50%的達6.8%。霧霾的經久不散,已對民眾生活造成影響。
“十三五”規劃將VOCs納入總量控制指標,在總量控制標準的強制約束下,將助推VOCs治理進度的加快。規劃提出,VOCs在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控制,全國排放總量下降10%以上。
多省開征VOCs排污費
近期國家相關部門向各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分解VOCs下降、減排任務。目前,北京、上海、安徽、江蘇、河北、湖南、四川、遼寧、天津、山東、浙江、海南、山西、湖北、福建等15個省、直轄市,陸續公布了排污收費標準。
隨著VOCs治理的排污費收費政策和補貼政策逐漸落地,VOCs治理將成為“十三五”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工作。
排污收費倒逼企業轉型
征收標準是根據成本監審結果制定的,原則是治理成本一定要能覆蓋污染成本。很多污染對環境造成的傷害可以說“深入骨髓”,修復成本難以估量。因此,大幅提高排污費征收標準,根本目的并非收錢。而是,提醒人們共同維護地球,這個人類共同的家園。
同時,環保行業相關專家也表示:提高排污費征收標準,且實行差別化收費,意圖非常明確。即用排污費這個價格杠桿倒逼高排放、重污染企業轉型、升級、改造。排污收費是治理污染的一種行之有效的經濟手段,征收標準過低顯然不利于調動企業減排積極性。用好、用足排污費這個杠桿,敦促企業重視環保,可謂是好鋼用在刀刃上。尤其是差別化的收費政策,更意味著,今后企業想少繳排污費,就必須加大投入實施設備技改,提升環保水平,減少排放。既繳不起昂貴的排污費、又不想升級改造的污染企業,只能坐以待斃。
VOCs市場規模將超千億
在差額收費等政策的驅使下,我國VOCs市場漸顯。要達成削減VOCs排放1000多萬噸的目標任務。E20環境平臺預測,“十三五”期間,VOCs行業規模將達1400億元。保守估計VOCs城市空氣監測設備需求90億元,工業園區潛在需求或達400-600億元,未來隨標準提升市場有望擴容。
有關證券分析師認為。到2020年,預計工業源VOCs減排控制,帶來的市場空間為1809億元,其中含VOCs產品的使用和排放環節的減排需求為759.22億元,占總需求的41.53%。另外VOCs監測市場價值估計為48.65億元。這意味著VOCs治理市場具有很大的投資想像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監測VCOs需要統一、完善的監測方法和規范。據了解,目前我國還沒有出臺VOCs在線監測技術規范,致使目前VOCs在線監測技術方法駁雜,良莠不齊,市場混亂。因此,相關治理企業負責人表示,國家應盡快頒布統一、完善的VOCs監測方法和規范,以及重點行業污染源排放清單,促進VOCs監測、治理行業有序健康發展。
由于VOCs治理與監測市場的技術儲備與立法尚不健全,市場仍處于藍海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