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對于化工,是必需的,又是躲著的。如此關系,如何改變?
這些天,化工學科強勢的華東理工大學,正在排一張特殊的大課表。下月起到今年底,年營收800多億歐元的全球頭號化工巨頭——巴斯夫,要請400家中國供應商到華理回爐。課程只有一項主要內容:可持續發展培訓。
按計劃,在5年內,經過篩選的國內2000家供應商,將分批接受這種“強制培訓”,并必須通過可持續評估與審計,才能獲得新的供應商資格。此舉,對于被安全和環保事故牽涉、并被戴上“綠色緊箍咒”的中國企業,仍是一件新鮮事。
事實上,這項聯盟式的培訓已成為準國際標準,被稱為“TFS”,也就是“攜手可持續發展”的英文縮寫。因為TFS最初由巴斯夫、拜耳、漢高等6家跨國化工企業發起,之后不僅快速拓展到全歐洲,連美國的杜邦、陶氏等,也加入了這一新的“大佬俱樂部”。不過,包括“幾桶油”在內,還沒有任何中國企業躋身其中。
可以說,世界化工老大已經開始超前實施企業價值觀教育,這種教育更是一種企業競爭力,這種價值觀也更是一種行業軟實力,恐怕也更是贏得未來市場競爭的砝碼。然而,不知是不是一種遺憾,當跨國公司以準入標準的方式布局整條供應鏈時,國內企業還只是作為被培訓者、被教育對象,走進大學課堂,并且必須按照一份審計清單,通過一系列嚴格的“考試”。據稱,二季度,以巴斯夫、杜邦為首的歐美巨頭就將在中國石油化工發展創新論壇上闡發這樣的行業整合理念,這被認為是跨國公司對中國石化行業帶來的一輪巨大挑戰。
設想,如果位于產業鏈上游的供應商,經過一輪國際化標準的篩查與選擇,優勝劣汰。那么,洗牌之后,未被選擇的中小供應商,進入哪條供應鏈呢?恐怕就是可持續發展標準比較低階的供應鏈,不那么安全、不那么環保的供應鏈。如此一來,到了產業鏈下游的化工產品,不但過程與品質不可控,而且缺乏最基本的市場認可與客戶信任。
負責培訓的華理商學院院長在準備課程時發現,上世紀70年代的老照片顯示,金山石化城建廠之初,老百姓歡天喜地,帶上鋪蓋卷,挑擔參加建設。而今,這樣的場景似乎再也無法重現了。那么,包括石化企業在內的中國公司,至少本著一種企業社會責任與道義,應當主動靠攏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積極重建企業與社會的正向關聯。是時候嚴于律己、拷問自身了,別讓跨國公司走得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