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極電泳涂裝更“綠化”的工藝技術
——陰極電泳涂料的發展趨勢
0 前 言
陰極電泳(CED)涂裝是必須采用專用涂料和涂 裝設備的技術含量高且復雜的水性涂料涂裝方法。 專用涂料就是VOC含量低的水性CED涂料。CED涂 裝能實現全自動化,且涂著效率高、CED涂膜性能優 良、耐腐蝕性能優異、能成倍提高汽車車身的使用壽 命(保證10~12 a不產生穿孔銹蝕)、特別適用于大量 流水的車身涂裝(JPH60臺/h,鏈速6 m/min以上)。自 1977年世界上第一條汽車車身CED涂裝線在美國投 產以來,CED涂裝工藝技術在世界汽車工業中的普 及率和普及速度是史無前例的,在20世紀80年代就 形成新建汽車車身涂裝車間都采用CED涂裝工藝之 勢,汽車車身的陰極電泳化率很快達到90%以上。
在近30年中,CED涂料及涂裝技術有了較大的 技術進步,已經是非常成熟的、先進高效的涂裝工 藝,至今尚無理想的汽車車身涂底漆工藝技術替代CED涂裝工藝[1]。CED涂裝工藝在農機、工程機械、建 材、家用電器、五金、金屬制家具、摩托車、電動車、自 行車及其零部件等工業領域得到推廣應用。
基于CED水性涂裝的優點,人們早已認為CED 涂裝屬于綠色涂裝技術,可是按當今的"綠色涂裝理 念"實現10個更少、6個高效、2個更高、1個更低[2],可 持續發展等創建環境友好型、低碳經濟社會的時代 要求,和清潔生產的生態及經濟目標來衡量,再加上 生產實踐中的感受,傳統的CED涂裝尚存在以下不 理想之處:
(1)能耗較大:CED涂料的固化溫度偏高(170~ 180 ℃),不利于節能減排和熱容量大的工件(厚板 件、鑄件及空腔件)采用CED涂裝,希望CED涂膜固化 低溫化、快速化。
超值膜厚無論作業或不作業,槽液必須24 h不停 攪拌,使耗電量偏高。希望改進CED的泳透力和沉降 性,節省電能、降成本。
(2)對泳透力的概念理解不到位,第1、2代CED涂 料的泳透力偏低或太低。泳透力原僅理解為:在電泳 涂裝過程中使背離電極(陰極或陽極)的被涂物表面 上漆的能力(僅是遠離電極之意,理解為靜電噴涂時 的環繞性)。需增加理解為:在電泳涂裝過程中穿透 孔、隙,克服屏蔽效應,使被涂物空腔內表面(隱蔽部 位)涂上漆的能力。
國內最早用一汽鋼管法、福特盒法,現普遍用四 枚盒法。前兩種方法適合測試泳透力較低的電泳涂 料,四枚盒法(圖1)展示了車身各部位的結構:A面車 身門外表面;H面為背(或遠)離電極的表面(如車身頂 蓋外表面);B、C面為背(或遠)離的表面(車身內表面, 地板);D、E表示車身門內腔、立柱;F、G表示需穿過3 個Ф8 mm的孔,克服屏蔽效應才能到達的內夾層、空 腔內表面。
在采用泳透力較低的第1、2代CED場合,為使車 身內腔表面涂上漆(≥10 μm),是靠提高泳涂電壓和 延長泳涂時間來實現的,即使這樣有時還是達不到 要求,還要采取增設輔助電極的措施(如廂式面包車 身內安裝隨行輔助陽極,來確保車身內表面及空腔 內表面涂上漆)。其結果是產生外表面(尤其是靠近陽 極的被涂面)泳涂膜厚超厚(達25~28 μm,甚至厚達 30 μm以上)。另外車身各部位的泳涂時間不一樣,造 成車身外表面厚度薄厚不均(有時相差10 μm)。車身 外表面CED的膜厚基準一般為20 μm,超值膜厚造成 CED消耗量的增大、成本的提高。
(3)具有銳邊的工件和表面粗糙的被涂物(拋丸 處理過的鑄件和厚板件)CED涂裝后,耐腐蝕性能差。 在電泳過程中泳涂膜厚正常(可能因尖端效應,銳邊 和凸出部位的涂膜還厚一些),但在烘干時受熱展平 性或表面張力的影響,銳邊和尖端部位的膜厚變薄, 甚至可能露底,抗不住鹽霧試驗。
(4)CED涂層作為底面合一涂層使用場合,應具 有一定的耐候性。以環氧樹脂為基料的CED涂料耐 腐蝕性很好,可是耐候性差,工件露天存放1~2個月 就嚴重失光。
(5)需進一步提高CED涂裝的環保性。低加熱減 量化、低VOC化、無重金屬(無鉛無錫)、無有害物質 (HAPs),實現電泳后清洗污水零排放。現今CED涂料 烘干時的"油煙大",槽液調整經常需加溶劑。
近3~5 a來,引入"綠色涂裝"理念,創建"綠色涂裝車間(Green painting shop)和高效的涂裝工藝體 系,成為以汽車涂裝為代表的工業涂裝發展的主流 趨勢。轉型必須重新審評傳統工藝的環保性、經濟性 和資源利用的合理性等。CED涂裝工藝雖非常成熟, 但還存在上述不足需克服,涂料和涂裝界在CED涂 裝方面進行大量開發、研究、改進工作,并取得了較 大的技術進步。如CED涂料在薄膜高泳透力、銳邊耐 蝕性、固化低溫化、低加熱減量和低VOC化、耐候性、 無有害物質和節能降成本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 展。
1 新推出和已投產應用的CED涂料新品種
1.1 薄膜高泳透力型CED涂料(車身打底用) 為省資源,降低CED涂裝成本,開發涂膜厚度(車 身外表面15~18 μm,內腔≥10 μm)為基準的薄膜高 泳透力型CED涂料,在外表面膜厚降低的條件下,防 腐蝕性、外觀(粗糙度)等性能仍與原有的CED涂料相 同,其泳透力在與前處理轉化膜(磷化膜或薄膜型無 磷轉化膜)配套后,四枚盒泳透力應達到G/A=0.6以 上,泳涂膜厚在設定的(15~18 μm)工藝條件下,延長 泳涂時間,涂膜厚度幾乎不增加。提高濕涂膜電阻, 在工藝設定的泳涂電壓下,達到工藝要求的膜厚后, 就不再電沉積或電沉積與反溶量平衡,關鍵目標是 提高泳透力。
國內外涂料公司近幾年推出的品種有:湘江關 西的HT-8000、PPG公司的ED-7000、艾仕得(原杜邦 公司)ES27、BASF公司CG800、凱柏立邦的PN1400等 品牌的CED涂料都達到上述目標值(參見表1),在近2 a里已在全球全面商業化。
1.2 薄膜高泳透力型CED涂料的優點
(1)每臺車身涂料的消耗量可以降低20%左右, 降低綜合涂裝成本約10%。實例:某轎車車身電泳涂 裝線,標準型CED涂料的消耗量為2.41 kg/臺;采用第 一代高泳透力CED涂料消耗量降為2.13 kg/臺;采用 高泳透力HT-8000后,降到1.89 kg/臺,總降低27.5%。
(2)能降低CED涂裝的運行成本。在相同庫侖效 率下隨沉積量(整體膜厚的降低)的減少約20%,電能 消耗也降低,陽極液的排放也減少,烘干室的排氣也 減少而節能,同時降低了車身質量(約0.5 kg/臺)。
(3)與薄膜新型(納米級)前處理配套性良好,外觀 好,消除采用薄膜型無磷化前處理工藝泳透力下降 的現象。
(4)可以和目前使用的CED涂料進行混槽平穩轉 換(注意:當需替換不同供應商的產品或不同體系的 產品時,需經混槽驗證后才能替換)。
(5)隨CED涂料泳透力的提高,可取消泳涂廂式 空腔復雜結構的被涂物場合的輔助電極。如在泳涂 廂式車身時在車身內安裝隨行輔助陽極,而采用高 泳透力CED 時可取消(參見圖6)。
1.3 CED涂料固化(烘干)溫度低溫化、快速化
從圖4的HT-8000和ES21、27的烘干窗口來看,都 比標準CED涂料的烘干窗口更寬廣了。原采用乙二 醇改性的二苯亞甲基異氰酸酯(MDI)和錫/鉛催化劑, 通常的烘干條件為(160~180) ℃×20 min,如選用催 化作用更好的催化劑,最低的烘干條件為150 ℃×20 min(低于135 ℃,將固化不良)。
用肟和鄰苯二甲酸酯(DMP)改性的脂肪族異氰 酸酯(并選用相應的催化劑)可在120~130 ℃下交聯 固化,可是受CED涂料槽液穩定性的限制(據資料介 紹,CED涂料在120 ℃以下化學交聯固化同時又要維 持良好的槽液穩定性幾乎不可能)。
標準CED涂料和低溫烘干型涂料的烘干窗口列 于圖7中。從圖中的升溫曲線可看出厚板件的熱容量 比薄板件大,升溫時間長,如采用低溫烘干型CED涂 料可縮短烘干時間30%。
車身CED涂裝烘干規范的選擇,不僅取決于 CED涂料,還要考慮被涂汽車車身的材質及其制造 工藝的需要。如車身輕量化采用高強度鋼板,鋁合金 板材、黏接替代焊接工藝等,常借用電泳烘干后處 理。選擇較低的CED烘干溫度,也要滿足高強度鋼板/ 鋁板的熱硬化,結構膠和泡沫交聯固化的需要。
浩力森涂料(上海)公司最近開發成功OHT系列 超低溫CED涂料,烘干條件為工件溫度(110~120) ℃×25 min,其烘干規范如圖8所示。且槽液穩定性良 好,涂膜性能也達到標準要求,為不耐高溫烘干的工 件(如橡膠或塑料與金屬的組合件)和熱容量大的鑄 鍛件、厚板件、空腔結構件采用陰極電泳涂裝工藝創 造了條件。
CED涂料固化低溫化、快速化是CED涂裝節能 減排主要措施之一。按一般經驗,在高溫烘干場合, 烘干溫度每降低10 ℃,可節能約10%左右。另外低溫 化也有利于降低CED涂裝的加熱減量。
1.4 銳邊耐腐蝕型CED涂料
銳邊耐腐蝕性CED涂料系指被涂物的銳邊(如 鋼板切口)、尖端(如拋丸處理過的鑄鍛件、厚板件表 面的凸出部)在CED涂裝后覆蓋性優良(與其他部位 相比,涂膜厚度不大幅度減薄見圖9),具有一定的耐腐蝕性。銳邊耐腐蝕性的測定,不是在普通鋼板上劃 "×"試驗,而是用單面刀片電泳后,進行鹽霧試驗, 考察刀口產生的銹點和起泡的多少。在CED配方設 計時要考慮采用阻流措施,如添加流變抑制劑,來防 止烘干時的熱流平性或銳邊涂膜的熱收縮現象。
圖9中顯示ESTM 27 CED涂料更均勻。在汽車車 身CED涂裝中銳邊耐腐蝕性(邊角膜厚)可認為不是 關鍵項,因由后工序的沿縫隙涂密封膠彌補之。可是 對于有銳邊(切口)的零部件(如車輪、車架等)、拋丸處 理過的鑄鍛件和厚板件而言,CED涂料的銳邊耐腐 蝕性(覆蓋性)是關鍵項(性能)。
1.5 省攪拌低沉降型CED涂料
為防止顏料沉降、凝聚、堆積,傳統的CED涂料 槽液必須連續攪拌,而低沉降型CED涂料的特性是 非涂裝時可以不攪拌(或定時進行攪拌),僅在涂裝作 業時進行相應的攪拌,使槽液的固體分、溫度均一化 和除去被涂物表面上的氣體。
其結果是可大幅度節省攪拌所需的電能,實例 如圖10所示。可降低攪拌時能耗85%,可不設防止停 電所需的備用電源。可減少由顏料沉降引起的涂料 損失及維護費用和涂膜弊病,減少溶劑蒸發量。
設計開發省攪拌低沉降型CED涂料的代表新技術措施是顏料低密度化、微粒化(采用微粒化的顏料 或變更分散工藝)、顏料低濃度化(或無顏料化)。
開發采用低沉降型CED涂料也是CED涂裝的節 能減排的主要措施之一。在近10年中低沉降型CED 涂料在日本的市場高速增長。
1.6 耐候性CED涂料(底面合一CED涂料)
在汽車車身涂裝中,CED涂料僅作為底漆使用; 而在汽車零部件、五金、室內用具等領域涂裝中, CED涂膜可作為單一涂層使用,既是底漆又是面漆, 稱為底面合一型CED涂料。當CED涂層在室外使用 于被涂物(如車輪、車架等)上既要求有良好的耐腐蝕 性,又要有一定的耐候性。當初以環氧樹脂為主體的 CED涂料耐腐蝕性優異,可耐候性一般。如采用耐候 性較好的丙烯酸樹脂CED涂料,耐腐蝕性又不理想, 另外成本也較高。
新推出的耐候型CED涂料是將環氧CED涂料和 丙烯酸CED涂料復合配制而成。它是利用兩種樹脂 的熔融熱流動性、表面張力的差異,在涂膜干燥過程 中通過自分層技術,使CED涂膜的底層以環氧樹脂 為主,表面層是以丙烯酸樹脂為主,形成自分層型或 耐蝕耐候兼有的底面合一型CED涂料。中山大橋化 工的PD2000底面合一黑色CED涂料已推廣應用于汽 車車架、摩托車車架,其涂膜厚20~35 μm,烘干溫度 (160~175) ℃×20 min,耐鹽霧500 h,耐候性(氙燈試 驗)500 h后,失光率≤30%,色差≤5 NBS。
1.7 CED涂料的環保性進步
CED涂裝的VOC來源于有機溶劑含量(包括涂 料所含的溶劑和生產線上調整補加的溶劑)和烘干 過程中產生的油煙(加熱減量)。實現低VOC化,現今 VOC已降到0.4%~0.8%,加熱減量降到4%以下[注 意:測濕涂膜重的干燥溫度和測固體分的干燥溫度 相同(105 ℃),有的單位選120 ℃,可能使加熱減量的 測試結果偏低]。
無鉛無錫CED涂料已普遍使用,不含鎘、鉻、汞 等重金屬,不產生有害物質(HAPs)。
2 CED涂裝工藝、裝備及管理方面的"綠 化"技術
(1)厚膜CED涂裝,一次泳涂膜厚達40 μm左右。 隨著緊湊工藝或免中涂工藝的采用和自分層型底面 合一CED涂料的開發應用,使"二次電泳工藝"已無 發展前景。
(2)CED涂裝與粉末涂料配套的"濕碰濕"工藝, 有兩種施工順序:
①CED涂裝后吹干水分,靜電噴涂粉末涂料,隨后CED涂膜/粉末涂膜一起烘干;
②車身外表面先噴涂粉末涂料,待熱熔融后再 進行CED涂裝,隨后粉末涂膜/CED涂膜一起烘干,此 工藝稱為逆工序電泳涂裝工藝。該工藝的優點是提 高泳透力,減少60%的CED涂料,用厚度為70 μm的 粉末涂層替代車身外表面的CED底漆和中涂層,其 缺點是粉末涂層與CED涂膜的交接處涂膜不完整, 致使已投產的涂裝線又更改為其他工藝。
"濕碰濕"工藝①是可行的,減少一道烘干而節 能減排,并可推廣應用到濕(未固化的)CED涂膜上噴 涂液態涂料或涂密封膠后一起烘干。
(3)CED涂裝后清洗工藝的精益化設計。電泳后 清洗的目的是洗掉涂膜表面的槽液(浮漆),回收電泳 涂料和提高涂膜表面質量。為防止再溶解和提高清 洗效率,清洗次數不宜太多,清洗時間不宜太長。一 般為3道(3個區段)工序,其中2道UF液、1道純水洗[為 提高清洗效果和逆工序補液,在每個區段內可增設 預清洗或新鮮UF液(或純水)排管]。清洗方式:結構簡 單無夾縫的工件采用噴淋方式;對結構較復雜有夾 縫的被涂物(如車身),為消除二次流痕,采用噴浸結 合方式(先噴后浸)。清洗時間:噴淋≤0.5 min;浸:浸 入即出。
選用ED-RO反滲透裝置再生循環去離子水洗, 替代新鮮純水供循環純水洗槽出口端的最后一環水 洗,提高水的利用率,實現電泳污水"零"排放。
在底面合一涂裝和涂膜外觀(裝飾性)要求不高 的場合,電泳后可僅UF液清洗。
(4)優化設計選用被涂物的輸送方式。如轎車車 身電泳涂裝線選用滾浸式輸送機系統,不僅可縮小 電泳槽的長度(容積),并可使車身涂裝完全(實現車 身100%被涂面涂上漆)且帶漆(清洗液)量、兜液量大 幅度減少(由10~12 L/臺減少到2~3 L/臺),減少涂 料損失和耗水量。
在CED涂裝零部件的場合,零部件的裝掛密度 可高些,原則上不碰、不貼在一起(相距1 cm)即可。在 確保CED涂膜均勻的前提下,每掛可盡量多掛些(注 意每掛的涂裝面積或質量應盡量接近)以提高CED涂 裝效率和降低生產線的鏈速或增長間歇式生產的節 拍。
(5)在確保生產能力、滿足工藝要求和被涂物(或 裝掛框架)通過性的前提下,電泳槽容積(容量)應設 計得盡可能小些,以減少一次投槽CED涂料量,槽液 的循環量和縮短槽液的更新期,有利于節能降成本 和槽液的穩定。
(6)在烘干室的熱源采用天然氣(或液化氣)的場 合,烘干CED涂膜可采用煙道氣直接加熱法(在烘干白色或淺色的底面合一CED涂料要通過工藝試驗確 認),與間接加熱法相比,可節能減排30%左右。
(7)改變供貨方式,節省涂料,降低成本。在CED 涂料由供應商直供OEM廠的場合,由原來的按涂料 的供貨量計價結算,改為按涂裝合格被涂物產量計 價結算(CPU)。涂料供應商參加或承包CED涂裝線的 現場管理,可顯著提高CED涂料的利用率,涂料容器 清洗更干凈,包裝容器再生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可杜 絕生產線上的跑、冒、滴、漏等浪費涂料現象,雙方管 理嚴格,供貨雙方目標一致。
3 為CED涂裝工藝更"綠化"的建議
(1)CED涂料是僅適用于CED涂裝法的專用涂 料,為擴大其在各工業涂裝領域的應用,適應各種被 涂物的需求,應多品種化。結合實際進行個性化地開 發新產品,改進老產品。
槽液穩定、涂膜外觀無缺陷、固化低溫化、耐蝕 性好(按被涂物的技術要求和使用環境不同,可分等 論級,如耐鹽霧性分為≥500 h、720 h和1 000 h以上)、 作業生產性優良、環保性達標等應是CED涂料· 涂裝 具有的基本性能。有些性能之間,如厚膜與泳透力(濕 涂膜電阻)、涂膜外觀平整光滑(Ra)與銳邊覆蓋耐蝕 性(抗熱流平性)、涂膜固化低溫化快速化與槽液穩定 性、低溫型烘干涂膜與其耐蝕性等之間還存在一些 矛盾,要靠涂料專家和涂裝工藝師根據實際需要,利 用高超的技巧,平衡設計出性價比最優的配方和涂 裝工藝參數,研制出以被涂物所需的主要性能為特 色,并能兼顧相關性能的CED涂料。
根據被涂物的結構、材質、技術要求和使用環 境,筆者將CED涂裝分類及其特性歸納于表2中,供 讀者參考。
(2)堅持走涂料· 涂裝一體化之路。涂料廠應加 強售前售后服務,提高服務水平,將產品延伸到涂 層。CED涂層質量是以涂料配方及其制造工藝和涂 裝工藝及其裝備互為支撐,兩者密不可分。CED涂料 是專用涂料,一旦投產應用,供貨關系就相對穩定, 有利于涂料廠與客戶雙方之間合作,有利于涂料廠 參加涂裝現場的管理,易實現CPU供貨方式;有利于 涂料廠及時從涂裝現場和涂層使用中搜索反饋問 題,改進和創新CED涂料。
(3)采用CED涂裝工藝的企業應加速"綠化"轉型 進程,加速CED涂料更新換代。設計、建設新的涂裝 線應按"綠色涂裝"理念,精益優化設計,千萬不要再 按傳統工藝翻版設計,進一步提高CED涂裝的環保 性,資源利用率、降低能耗、降低CED涂裝成本、提高 產品和企業的競爭力,為創建環境友好型、低碳經濟 型社會作點貢獻。
參考文獻
[1] 宋華,王錫春.陰極電泳涂料與涂裝的發展歷程及趨勢 [J].中國涂料,2010,25(2):8-11
[2] 王錫春,李文剛,宮金寶.增強綠色涂裝車間的責任感 ——再談提高涂裝工藝設計水平[J].現代涂料與涂裝, 2014,17(1):1-5
[3] 湘江關西、PPG、艾仕得(原杜邦)、浩力森、中山大橋、 BASF等涂料公司的CED技術資料
[4] 宋華,等.超高泳透力電泳涂料與不同前處理材料的配 套研究[C]//2013年全國汽車涂裝交流會(常州)論文集 (上)
[5] 王錫春.涂裝車間設計手冊[M].2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 社,2013:92-145
[6] 王錫春,李文剛.談陰極電泳涂裝工藝設備的精益優化 設計[J].現代涂料與涂裝,2012,15(3):35-39
收稿日期 2014-02-11
很抱歉,暫時您無法閱讀到此文章全文,繼續閱讀,請<點此獲取訂閱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