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到,在日趨嚴格的環保政策下,全國各地的化工企業危廢處理需求大增,現有危廢處理能力嚴重不足。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需求的不斷增加,我國危廢處理行業已來到了大變革的“十字路口”。
甘肅省危廢處理中心董事長盛永寧告訴記者:“目前按照我國的標準,設有46個類別479種危廢,主要包括貴金屬、廢酸廢堿、農藥等危害物,涉及到45個行業。危廢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和感染性等危害。其中,僅毒性一項就涉及440種危廢。”
“現在化工企業對危廢處理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我們在聯系危廢處理單位的時候,常常會出現處理單位連電話都不接的情況。”四川北方紅光特種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姜能告訴記者,出現這種情況,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處理單位的能力已經飽和了,無法再繼續接受更多的危廢處理請求。
對此,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常務副區長周文武介紹,四川省目前的固廢處理能力嚴重不足,尤其是危廢處理方面,大型的危廢處理單位僅有2家,無法滿足企業需求。而目前四川省正在對固廢處理進行重新布點規劃,暫時不接受企業自建固廢處理的申請,這也為企業之后一段時間的危廢處理帶來了影響。
甘肅一家大型企業的環保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企業偷偷對危廢進行填埋處理。“一埋了之肯定是不行的。企業要用更加專業的手段、更加科學的技術,在減量化和無害化處理上取得進展,做好危廢的資源化利用,才是可持續的方法。”
我國對危廢企業采用核準許可證的管理方式,核準內容包括處理范圍及核準產能。我國危廢行業起步晚,各種中小公司紛紛進場,但是又沒有足夠的技術積累,因此只能拿到少量的資質許可證。目前我國90%以上危廢處置企業僅能處置5種以下危廢種類。
西北師范大學王平芳教授指出:“全國共有1809家危廢處置企業,處理規模在2萬噸以下的多達1210家,行業小、散、亂格局十分明顯,排名前十的危廢處理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還不到10%。從許可證來看,可處理危廢種類在10種以下的企業數占比為62.3%,而在25種以上的僅有1%。”
盛永寧強調,危廢種類繁多、處理難度大,技術要求非常高。不同種類的危廢含有的危害物千差萬別,因而每種危廢需要不同的處置技術與處置資格。但中小企業由于缺乏足夠的技術能力,容易出現處理不規范、不徹底的現象,從而對環境產生二次污染。
此外,盛永寧介紹,目前我國使用的2016版危廢名錄中規定的危廢共有479種,與國外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如俄羅斯規定802種廢物為危廢;歐盟共有20大類,每一大類根據生產工藝及不同工藝過程的廢物和所含物質成分劃分為839種危廢;而美國規定的危廢則有926種。我國危廢處理范圍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近些年,我國的危廢產生量在逐年增加。按照每年8%的增長,2020年我國危廢產生量將達到6200萬噸。“未來我國危廢處理行業將在危廢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上下功夫,通過技術進步,自主開發滿足國內需要的危廢處理技術。”盛永寧說。
在國家嚴格的環保政策的推動下,危廢處理的價格居高不下,危廢處理行業迎來了一個高速發展的“窗口期”,成為國內投資的新熱點。有專家認為,隨著市場的進一步打開和競爭的加劇,有技術和資金優勢的龍頭公司將逐步通過并購進一步成長,未來市值超千億元的企業或將很快誕生,國內危廢處理行業“小散亂”的格局或將改變。
王平芳告訴記者,環保督察執法逐步趨嚴,極大地增加了企業環境違法的成本。現在危廢產生企業對環保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高,環保投入的意愿和主動性空前增強。
盛永寧表示,以環保類上市公司為例,從2017年到今年6月底的61例并購案中,有24家涉及新的業務,其中9家進入危廢處理行業。
蘭州化工研究中心條件保障部副主任王衛東表示,危廢處理企業要加強與危廢產生單位的聯系,及時掌握危廢產出、儲存情況,做好服務,幫助化工企業解決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