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家居零售業的業態與國內家具制造業的業態同樣存在著“供過于求”的問題。但是,這是一種低層次的“供過于求”,即是在中低檔商品和低品質服務的層次上“供過于求”。市場的競爭已迫使家具零售業必須進行兼并、重組,實現產業升級,創新出較為高級的業態。
目前,中國家具零售業從總體商業面積來說,實際上已經過于飽和。以上海為例,2010年其民用家具市場的銷售額為90億元,而家居零售商場面積已超過350萬平方米。每平方米的年銷售額平均約為2600元。根據家具零售的經驗數據,每平方米的年銷售額至少在1萬元以上,才可以贏利。
低層次的“供過于求”
從全國的家具銷售額與家具商場面積比來看,2010年,國內民用家具銷售額約為3500億元,全國家居零售商場面積以3500萬平方米計算,每平方米的年銷售額平均為10000元。這個數字比上海要高得多,本身就值得懷疑。一是因為統計數字本身的不準確(如零售商場總面積的統計數字過于偏小),二是因為沒有把庫存積壓量(每年全國家具滯銷額估計為300—400億元)計算進去,所以不能真實而準確地反映民用家具市場的銷售狀況。盡管如此,它仍然只處于1萬元/每平方米這個“臨界指標”。
顯然,國內家居零售業的業態與國內家具制造業的業態同樣存在著“供過于求”的問題。但是,這是一種低層次的“供過于求”,即是在中低檔商品和低品質服務的層次上“供過于求”。市場的競爭已迫使家具零售業必須進行兼并、重組,實現產業升級,創新出較為高級的業態。
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規模經濟
從產業經濟的觀點看,現有的中國家具零售業進行全面產業升級的可行性路徑之一,是家居用品的制造、銷售兩個產業部門需要逐步地進行剝離和分工,形成獨立的商業力量。而家具零售業自身在發展中,還可與金融資本、工業資本相結合,逐步形成規模經濟,并向跨國經營的方向發展,從而使家具零售業處于家具業的領袖地位,以家具商業來帶動家具制造業,實現市場導向,使中國家具業成長為國際上強大的家具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商業品牌”,并進而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家具產品品牌”,實現自主設計、外包加工、國際網絡銷售俱全的家具品牌產品,或者概括地來說,就是如同“宜家”一樣,建立跨國經營的中國家具品牌。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以貿易為基礎的國際分工逐漸讓位于以投資為基礎的國際分工。一個國家的產業要獲得不斷發展,必須要實現全球投資、全球生產、全球銷售。這也是我國家具業的發展方向。但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是規模化經營。只有通過規模化經營,才有可能將產業價值鏈的各環節依據全球區域比較優勢進行合理配置,并通過全球戰略性協調,使其為全球生產和市場服務。
以我國木制家具業為例,如果從理論上按照其價值鏈環節次序,依據區域比較優勢進行配置,可以把實木資源供應定位于俄羅斯和東南亞、非洲、南美的國家,人造板資源供應定位于國內的人造板生產區如山東、江蘇等地,而設計活動集中在歐洲如意大利、法國、芬蘭和瑞典等國和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及國內的香港、臺灣和內地的具有設計實力的城市,加工過程則主要安排在國內進行,最終通過全球銷售網絡輸送到終端消費者手中。
這種全球范圍內的規模化經營,價值鏈上的每個環節都可以實現規模經濟效應,并通過戰略協調,最終實現產業整體規模經濟效應的最大化。
“三足鼎立”難有真正贏家
但是,擺在中國家具零售業面前的現實卻是出現了新的博弈格局。最近“中國家具經銷商聯合會”已經開始進入實際運作階段,而制造商們的“中國家居品牌聯盟”也聲稱已有60家加盟,總產值超過300億,每個品牌繳納“入盟費”100萬元,已募集到6000萬元,它的主要用途是為制造商與經銷商的博弈中提供財政支持,并在適當時機適當地方收購中、小型商場來進行自營。
這樣就形成了表面上“三足鼎立”的格局:專業市場與經銷商、專業市場與制造商、經銷商與制造商相互博弈,或者說白了是一場“戰爭”。目前來看,各“參戰方”的實力并不一定均衡,經銷商與制造商各自的聯盟其實較為松散,是否具有夠強的“戰斗力”,要打一個問號。即使三方勢均力敵,在這場“戰爭”中,也許并不會有真正的贏家。
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誰贏誰輸,而在于中國家具業亟需實現現代化,取得整體繁榮。這就需要家具業的全體從業人員有足夠的勇氣進行改革,而且有足夠的智慧找到共同發展的路徑,實現市場經濟下的公平競爭。